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鸿远电子(60326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公司的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产品,作为电子信息产品不可或缺的基本元器件,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新能源、通讯、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等领域。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加紧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快速推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等,并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根据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为17846.65亿元,增长7.2%。这是我国国防费自2023年以来增幅连续三年持平,继续位于2020年以来高点,我国国防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随着我们国家国防建设的发展,装备现代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装备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国产化持续推进,作为电子信息产品不可或缺的基本元器件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此外,民用高端领域的发展也将逐步推动市场规模。
公司代理国内外知名厂商的多类电子元器件产品,面向民用领域。近年来,随着各行业电子科技类产品的迭代升级,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医疗等领域的蓬勃发展,电子元器件行业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年以来,上游电子元器件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前列的制造商专注于研发技术、追求规模效应,产能不断的提高。由于国内电子元器件市场需求规模大,行业最终用户分散,除少数具备集中采购能力的特大型客户外,多数客户更倾向通过具备一定总实力的代理商采购并获取更加全面的综合性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的研发技术、产品生产和销售,包括自产业务和代理业务两大类。
公司自产业务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产品定位“精、专、强”,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以及通讯、工业、医疗电子、汽车电子、轨道交通等民用高端领域。
公司的瓷介电容器产品涵盖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引线及金属支架瓷介电容器、单层片式瓷介电容器、金端瓷介电容器、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等,主要聚焦于高可靠、高频、小型化方向。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由于具有体积小、频率范围宽、寿命长、稳定性高等特点,是目前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元件之一;引线及金属支架瓷介电容器具有高机械稳定性、良好散热性能等特点,主要使用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单层片式瓷介电容器和金端瓷介电容器具有微型、高频、寄生参数低的特点,适用于微组装工艺,满足电子线路小型化的趋势性要求,主要使用在于雷达、光通信等领域;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具备高Q值、高自谐振频率、低噪声的特点,主要使用在于5G通信、核磁医疗、轨道交通等民用高端领域。
公司的滤波器产品开发专注于小尺寸、大功率复合功能,覆盖了电源用抗干扰滤波器系列需求,主要使用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兵器、船舶等高可靠领域。
电磁兼容实验室主要开展专业电磁兼容相关测试,提供电磁兼容整改服务,既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满足公司产品的交付时间及外部认证审核成本,又拓展了公司对外服务的范围,承接客户的测试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可靠、高效的技术支持。
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业务由子公司鸿立芯作为运营主体。现已形成以微控制器为核心,搭配电源管理、接口总线、信号隔离等外围电路,构建成较为完善的信号处理架构及能力。微控制器及集成电路产品已实现量产和供货,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信息、兵器、航空、船舶、航天等领域。
微波模块业务由子公司鸿启兴以及成都蓉微作为运营主体。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到微波器件、组件、微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专注于微波有源/无源器件、频综、信道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基本的产品包括微波大功率器件、微波宽带变频组件和频综组件、信道组件、控制类模块以及微波无源模块等,具有覆盖频段宽、功能多、可靠性高、小型化、高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商业航天等领域。
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业务由子公司鸿安信作为运营主体。重点围绕射频与微波、光电与传感、通用集成电路三大应用领域布局,主要产品有陶瓷基板、陶瓷一体化封装外壳等,大范围的应用于航天、航空、导弹、无人机等高可靠领域,以及商业航天、汽车电子、激光雷达、医疗电子、数据中心、光通讯、安防监控等民用领域。
公司代理国际国内知名厂商的多类产品,产品品类主要为电容、电阻、电感、射频器件、分立器件、连接器、集成电路等多种系列的电子元器件。公司代理业务主要面向工业类及消费类民用市场,覆盖了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通讯、消费电子、医疗装备、工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
公司自产业务采用“批量生产”和“小批量定制化生产”两种生产模式,主要是通过直销的方式来进行销售。代理业务采取买断式采购模式,销售采用直销的模式。
由于高可靠领域准入门槛高,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等要求严格,因此,目前国内MLCC高可靠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行业集中度明显。公司作为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连续十三年荣登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骨干企业榜单。凭借在产业链、研发技术、生产制造、质量管控、产品检验测试、客户资源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已成为国内高可靠领域MLCC主要生产厂商之一。
公司荣获客户单位授予“突出贡献供应商”、“优秀供应商”、“金牌供应商”、“优秀供方”、“一级供应商”、“质量之星”等荣誉;鸿远苏州成功获评“江苏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车间”,并成为苏州市首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紧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董事会的带领下,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协力奋进。公司始终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巩固既有优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拓展新客户和新兴业务领域,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公司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同时,深入推动数智化与精益生产的融合创新,以精细化管理实现提质增效,逐渐增强运营效能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81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393.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7872.62万元,较期初增长3.40%。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6435.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64%,主要得益于公司自产业务所在的市场环境整体回暖,下业需求呈现积极复苏态势。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自身竞争力,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出售的收益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产品瓷介电容器受益于市场环境回暖需求显著回升,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45.93%;滤波器产品因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出售的收益同比增长147.28%;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产品,出售的收益取得较快增长,同比增长57.61%;其他电子元器件产品逐渐成熟并获市场认可,其中微波组件与陶瓷管壳产品报告期内收入均突破千万元级别。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产业务前五名客户实现收入49921.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61%,占本期自产业务收入比例为75.14%,较上年同期占比略有增长。依托产品的质量的稳定可靠与销售服务的专业全面,公司持续稳定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核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基于互信互利的原则,双方从始至终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代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008.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24%;前五名客户实现出售的收益17619.7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09%,占本期代理业务收入比例为50.33%。公司代理业务收入的下滑主要归因于公司主动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而采取的策略调整。公司通过优化产品定价体系、调整产品组合及客户梯队,战略性收缩部分低效益客户合作规模,同时加速高潜力行业客户的开发与储备。由于新客户资源从导入到规模化需经历培育周期,当前收入阶段性承压。公司在光伏储能、汽车电子、高压输配电等行业的战略布局,为后续业绩的持续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5931.71万元,占自产业务收入8.93%,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01%。
在高可靠领域,主要围绕瓷介电容器、滤波器、微控制器及配套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和陶瓷材料等产品开展系列拓展,丰富品类。报告期内,公司以掌握的材料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的基本工艺及可靠性保障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为基础,持续推进电容器产品系列的扩展和可靠性水平的提升,以满足多领域的市场需求;完成多款滤波器、微波模块规格产品定制化开发,部分产品实现小批量供货,同时重点增加大功率模块组件研发;集成电路研发了硅基射频芯片,其中20GHz频率源芯片产品实现小批量供货;完成厚薄膜混合集成工艺的射频微系统陶瓷封装外壳产品的研发,并实现小批量供货。
同时,公司聚焦重点项目研发攻关,持续推进技术探讨研究与项目储备,充分的发挥自主研发和重点项目配套优势,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
在民用领域,主要围绕高Q射频微波多层瓷介电容器、大功率射频微波多层瓷介电容器、芯片瓷介电容器、硅基电容器、车规级多层瓷介电容器、红外探测器管壳、医用内窥镜模组等系列新产品进行品类拓展,通过紧密贴合客户的真实需求,一直在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探索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例如,报告期内推出的CT41A系列X8T(-55℃~+150℃)芯片电容器,该系列新产品在工作时候的温度和工作电压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关键突破,可为新一代通信设施、雷达等领域提供更可靠、更优异的芯片电容器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实验室通过CNAS复审,鸿立芯成功获评“2025年度成都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鸿安信成功获评“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公司主要围绕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和单层片式瓷介电容器用瓷料的系列化研发和生产,不断强化核心产品自主保障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完成两款瓷介电容器瓷料的研制,同时推动部分品类电容器用瓷料实现小批量生产;新增瓷料授权发明专利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瓷料相关授权发明专利29项,在瓷料领域的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布局,新增知识产权27项,其中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1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拥有授权知识产权355项,其中专利295项、软件著作权4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7项,涵盖了瓷料、瓷介电容器、滤波器、集成电路、微波模块、微纳系统集成陶瓷管壳等多个方面。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层片式瓷介电容器凭借其技术创新性与市场竞争力,成功入选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认定的“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
公司在标准化建设领域持续深耕,已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等十余项标准的编制与评审工作,覆盖了陶瓷电容器、LTCC滤波器、陶瓷材料、电磁兼容等多个专业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商业航天领域整机单位关于瓷介电容器和滤波器有关标准的制定与评审工作。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低温共烧陶瓷(LTCC)滤波器》已于2025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同时,热情参加电磁兼容领域相关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公司通过参与各类标准编制,进一步强化了对核心业务技术发展引领作用,提升在专业领域的行业影响力,为推动行业规范化、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行业趋势,在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深耕。一方面,持续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推动产品多元化应用,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与客户资源;另一方面,持续完善产品线布局,并加强品牌合作,新增功率器件及射频类芯片等产品线,逐步提升客户粘性。公司着力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产品矩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与客户的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高可靠领域客户业务推进节奏显著提速,面对行业需求变化,公司充分的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交付任务,进一步夯实了客户信任基础,强化了市场品牌影响力。
在深耕现存业务的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大力拓展重点行业优质客户资源,通过重视新市场、新领域的动态和趋势,持续优化业务布局,着力培育业务增长新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将党建与经营业务深层次地融合,党总支以主体学习、联动共建、健康实践、实地研学等为载体,创新多元活动形式,为党建注入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协同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公司党总支重点围绕“学榜样,争先进”和“跟着书记学两会”两大核心主题,扎实推进理论学习。通过牵引下属各分子公司,实现上下联动,同步开展“学党风,树典范”“忆初心,强党性”“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匠心筑梦”等多项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强化党员使命担当,将党的理想信念切实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数智化建设,通过智能化改造,利用大数据精准安排设备产能、优化工序布局及人员效能,实现生产资源与订单需求的高度匹配;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大模型应用,拟借助相关算法赋能精细化管理,深化管理创新及市场预测,构建从智能排产到资源调配的全流程体系,以敏捷、高效的姿态实现提质增效。
公司重视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兼顾全体股东共同利益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施连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自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完成派发现金红利4.66亿元(含税),与股东共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含税),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总计派发现金红利3920.37万元(含税),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累计支付资金总额1606.55万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视同现金分红,现金分红占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95%。
此外,为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长期资金市场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中国证监会关于“一年多次分红、增加分红频次”的政策精神,公司逐步优化分红节奏,特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旨在提升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聚焦主业,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规范运作,逐渐完备公司治理;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提升合规意识;提升信息公开披露质量,加强和投入资金的人沟通;通过完善治理架构、规范决策程序、加强监督制衡,实现治理效能与决策质量提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鸿远电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